Monday, October 31, 2022

小朋友來訪

小人類已經在幼稚園有固定的玩伴,老是問我們能不能請對方來家裡玩,於是跟對方家長討論後約了十月卅日來。三歲半,也已經是到了會邀請朋友來家裡玩的年紀了啊。

 

Saturday, October 22, 2022

台英機器口譯系統

 這兩天的新聞台灣工程師推動Meta台語AI翻譯 盼父親溝通無礙,記一下感想。

大約五、六年前某場 Google IO上皮蔡先生(Sundar Pichai)就發表過用母語跟母親通話,Android 內建的功能可以把他說的母語翻譯成 Hindi 打出來,反過來也行。為甚麼他要做這個?因為印度的語言很複雜,而他希望他的母親不需要因為不會 Hindi 不識字就無法使用手機。當然因為是總裁所以可以這麼任性灑公司資源。

今年夏天回台時時,對台語使用在台灣消失的速度之快,而人工智慧系統對此現象的加速作用,有很深的體會。台語語料與台文書寫系統的不普及,讓語音辨識系統難以支援台語,於是你會看到計程車司機即使台語交談流利,要使用導航系統時還是得講華語,不然 Google Map 不知道你在說甚麼。

三十歲以下的族群(台北的話,可能四十歲以下),沒有特別學習的幾乎都不會用台語了,簡短的打招呼或許可以,真要用來傳達資訊就完全不行。我堂妹與小人類就無法溝通,因為她不會講台語而小人類不懂華語。

我這一輩在台灣養小孩的,也不知道還有多少在跟孩子使用台語。小人類的表姐也越來越難與他溝通,因為上小一的她雖然台語考試考高分,也祇會講華語。小人類不瞭解,為甚麼即使到了媽媽的家鄉,他還是聽不懂那些人說的話,而那些人不一定知道他在說甚麼。

我不打算去跟人討論台語是方言或是語言、台語是不是能夠傳達/學習知識的語言這類問題,因為工具在那裡,行動比論述有力。 

如果目的是要降低台語使用人士在台灣的溝通障礙,不先發展台華機器口譯,而做台英口譯本身就很有趣,而且研究員本人也說中介語言使用的是華語。

在這邊特別想要講的是 Yiddish 與希伯來語。廿世紀以色列建國之後要決定國家的國語,最後的決定是捨棄當時使用者最大宗的 Yiddish,重新制定希伯來語,於是從世界各地回以色列定居的猶太人都要學這個新國語。大約五年前我在赫爾辛基的一場原住民研討會上與一個美國來的女孩吃午餐,她提到成長過程中最大的遺憾是父母沒教她奶奶講的話,以致於她無法更認識奶奶,也覺得跟家族之間一直有個斷層,因為父母在跟長輩交流時她都聽不懂。看了一下她的名字我就猜對那是 Yiddish。我想他的父母或許不希望她再去背負猶太人的身份,當個美國人就好,畢竟以色列對他們來說,也是個再也回不去的家。對祇跟媽媽講台語的小人類來說,長大後台灣對他來說或許也就是那樣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