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ly 06, 2019

我不是自己選擇親密

昨天晚上阿熊在結束第一個夜奶後醒來,這是第一次他在夜奶後醒來,之前都是半睡半醒中喝奶,喝完後放回床上也沒感覺地繼續睡,然後早上醒來。一發現他醒來我驚嚇得完全不知所措,祇能忍著不理他默默祈禱他不要哭,幸好在無人搭理的情況下他自己玩了約二十分鐘後又睡著了。或許是好事,證明他有自己再入睡的能力,但是無論如何還是希望這種狀況別再發生。

這兩週來因為哺乳頻率改變導致阿熊作息也跟著變,日間的小睡幾乎都不超過半小時,弄得我非常焦慮疲憊,開始看一些與嬰兒睡眠有關的資訊,纔對芬蘭育兒的理念有點概念。

護士與居家褓姆給的建議基本上都是走台灣所謂的親密派路線,以 attachment theory 為基礎。常常得到的回應都是:不用急、慢慢來、看嬰兒的氣質調整作法、嬰兒這時候有需要就這樣沒關係啊之類。

要這麼做是有條件的:時間要很夠。十個月的有薪育嬰假,如果有工作的話再加上夏假與冬假,有一年的時間帶娃。之後如果要留職停薪繼續帶可以帶滿三年。有餘裕,當然可以慢慢來。